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消费 > 蒙顶黄芽高端品牌,古法黄茶世家—榷墒号
蒙顶黄芽高端品牌,古法黄茶世家—榷墒号
作者:发布时间:2019-12-16 12:35:59来源:

蒙顶黄芽,六大茶类中最为稀少的黄茶类代表,极具传奇色彩的一款黄茶。屈指⼀算,唐宋、元、明、清,一千多年的无断代贡茶历史,这无疑是中国茶文化历史上一大奇迹。

历朝历代的天⼦们身穿⻰袍,皆以黄色为主色调, ⻩袍加⾝⽅为九五之尊。历代的王公大臣,喜黄色,喜茗茶,固对黄汤黄色内秀外美的蒙顶⻩芽饮之吟之,赞不绝⼝。唐朝戊边⼤⾂李德裕赞之为“若教陆⽻持公论,应是⼈间第⼀茶”;⽩居易则宣布“琴⾥知闻唯渌⽔,茶中故旧是蒙⼭”;

历史上太多的赞美造成了蒙顶黄芽高不可攀的形象,传统古法黄芽工艺复杂,产量稀少,价格居高难下。

直至新中国成立后,雅安市蒙顶山片区茶叶经济迅速发展,⻩芽制作⼯艺也为了适应市场而不断改变,甚至有人创造⼀种“⻩变”新⼯艺,使得黄茶产量大大增加。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,新工艺做法之下的黄芽虽价格平易近人,却失去了其最独特的韵味,有老茶客评价其为 “徒有表香,内里单薄”。

蒙顶山一带茶企众多,有的以量取胜,有的以价取胜,而榷墒号则以专注闻名,坚持以古法工艺制作蒙顶黄芽,虽量少价高,却颇得好茶者追捧。

 

 

 

据记载,1884年余氏就已经创建榷墒号于雅安蒙顶山脉山林之间,1935年经历过百丈关战役的损毁,解放后重建。1997年修建成雅高速路占地拆迁又导致再次重建,几经波折依然还有众多拥簇者,可见其深厚底蕴。

 

上世纪90年代,整个蒙顶山片区以绿茶为主要经济来源时,榷墒号默默在坚守着古法制作黄茶,从未舍弃。

新世纪以来,大多数企业追求量产化时,以“不同”的工艺去制作黄茶,榷墒号依然坚持着古法工艺制作黄茶,费时费力。有不止一人问过余悠然(榷墒号现任负责人):“为什么榷墒号余氏一代一代的坚持古法黄茶,不去尝试新工艺黄茶或者去做风险更低利润空间更大的绿茶类?”余悠然先生回答的都很简单:“老祖宗的东西,总要有人传承。”

 

传承,就是榷墒号的信仰。

坚守,就是榷墒号的执着。

也许,这就是余悠然的路。

同时,也是榷墒号的未来。

 

榷墒号制作蒙顶黄芽很有讲究。

从树种选择上,榷墒号只选择蒙顶高山老川茶,现在产区占有率不到3%,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-1400米之间,常年云雾缭绕,进入秋冬后,休眠期长,发芽晚,产量低. 芽头饱满细小,制成茶品鲜爽回甘,苦涩味轻,口感醇厚。这种古茶树种的饮用历史久远,是历朝历代皇家贡茶选料的不二之选。

榷墒号 蒙顶黄芽标准款 很有辨识度的包装

 

每年清明前茶树开始萌芽,榷墒号采茶师将鹅⻩⾊⽶粒形单芽鲜料采下,榷墒号标准采茶还有许多要求,例如沾⽔芽不采,⾍蚀芽不采,开⼝芽不采,等等。仅选采的嫩度和⽤⼯量,⼀个中等⽔平的采茶⼯,⼀天只能采鲜芽4〜5两,须五市⽄⽅能制作⼀市⽄⻩芽成茶,约5万到6万颗单芽,异常珍贵。

榷墒号古法黄芽的制作,关键在于焖黄。焖黄风险十分高,余悠然先生特别提到,焖黄工艺不到位,茶会因不绿不⻩,⽓味刺⿐⽽报废;焖黄过头,成了不红不⻩的烂茶,带苦涩、⻘草味也得报废。这也是⼀般⼩作坊的⽼板,不敢贸然做⻩芽的原因,只要做“砸”了⼀轮,损失就很⼤了。另外,企业越⼤,越是不敢冒然动⼿,因为批量制作,弄坏⼀批,损失更为惨重。

 

96个小时,这是每年春天亲自制作黄芽的余悠然先生给出的时间底线,意思是一款古法黄芽制作最低需要96小时,几次焖黄,会根据实际天气湿度等因素,做出相应调节,有的年份120个小时也未必达到理想效果,余悠然先生每年也最多能制作两到三批古法黄芽,天公不作美,茶叶生长环境并不允许动则几百上千斤的批量生产,这是量少的根本原因之一。

综上所述,可看出榷墒号标准古法蒙顶黄芽从鲜料到⼲茶的制作成本,必定是⾼⾼在上,注定了价格也是不太平易近人,但这么些年也未曾因价格而阻挡了黄茶爱好者对它的追逐,可见物以稀为贵还是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。

总而言之,好茶者,若要想寻觅这款传奇贡茶的真味,定要得一份榷墒号的古法蒙顶黄芽。

关键词:
分享到

热门推荐

VR网站 更多+

  • 鸥课学院

    2017-09-12
  • 玖的VR

    2017-08-10
  • 虚幻引擎社区

    2017-07-15

热门活动

热门专题

合作伙伴

虚拟现实媒体|站点地图|关于我们|招聘信息|VR新闻滚动|联系我们|商务合作
Copyright © 2014-2015 VRRB.CN All Rights Reserved
VR日报 深圳大海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冀ICP备2023013353号 网站邮箱:gexsf@hotmail.com